同和沙龙

东方的远门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文/马贤胜

    远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人都有一个远门。对于我,14岁以前,远门大概是20公里,小时候,没有出过远门。14岁那年,第一次出远门,从安徽六安乘卧铺大巴,一路夜行到江苏宜兴,寄居在家乡500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后连年去宜兴,见识了一块块土地如何从田园、乡村变成了宽阔不便的城市道路、整齐布局低层板楼的小区、带有塑胶操场的学校、充满雕塑的滨湖公园、前不久无锡书记跳塔的那座旅游景区,就像是看一部"城镇化"纪录片一样,尽管那时还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城镇化。19岁那年,成为一名导游,远门渐渐延伸到很多地方,上海、北京、广州、四川、云南、香港、澳门等,见识几乎每月每周都在更新,但后来更新的速度大幅降低,见识都差不多,见识最终还是沦为见识。22岁那年,成为出境领队,远门真正延伸到了国境之外。见识有了变化,开阔了眼界。25岁那年,到儿时的远门北京工作,又多了出境的机会,至今,远门已到毛里求斯。

    出远门,每次都很兴奋。但兴奋期都毫无例外的短暂,兴奋过后更多的时间都在思考。是什么,怎么来的,为什么云云。在台湾,这三类问题的答案大多与日本有关。一个自古以来就是泱泱华夏的地方,关系怎么跟外人近,这是我的官方想法。后来,我更多的是民间想法,台湾土著人视当年的大陆沦陷的国军为侵略者,中华民国内部都没有统一,跟大陆必然会越来越远。大概是因为政治原因,不是因为"劣根性"的原因,日本在台湾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效果,舆论的内容,诚品书店可见一斑,但我们这里都只能看到选择性的报道。"如今文化上的台湾是民国的,不是新中国的,但更多是日本的"这种话是不允许说的,"台湾和日本都是汉唐明的"这种话是可以说的。出远门带来的认识上的变化,或者说是认识上的沦陷,让我自己都感到害怕。不知道这算是开阔了眼界,还是狭隘了眼界。

    10年去日本,几乎是带着一片空白去的。这种空白,大概是"日本是不好的"造成的"没有别的认识".当然,还有一部分零碎的认识,是从台湾侧面了解的日本。去了之后,也没有震惊,好像步步都在验证"日本是不好的",屋小车小路窄是落后,吃生的是野蛮民族,吃的少、和服简单是物资匮乏,个子矮是发育不全,不论什么事都点头哈腰是虚伪腹黑,没有中文服务不重视中国是自闭自大,马桶上面还冲水加热是矫揉造作,大冬天喝凉水露大腿是心理有病,诸如此类云云。15年再去日本,带了些许见识去的。一是家里多了些日本元素,日语、HangzawaNaoki、Muji、大龙猫、南部铁壶等,二是互联网上常有不慎漏网的不同认识,尤其是关于日本制造、日本高铁、Softbank等,三是日常工作中研究了许多日本案例,Himeji、Kare Sansui、东京六本目等。至少,这次去日本考察的眼光多了些。

    日本对污染的态度。日本政府将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级别的道路空间视为一个"管道",这根管道的主要污染物是汽车尾气。对于汽车尾气,必须收集,处理,再排放,否则人类居住的空间中空气就要被污染,一旦污染就不可逆转。投入资金和技术难关,都是想办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绝对不是不处理污染物的理由。这是国家存在、政府运转、人活着毋庸置疑要做的事,没有商量权衡的余地。如何治理道路上的污染尾气呢?我能想到的方案是建大风车电风扇,把空气吹走。日本东京附近的茶园就用风车搅动冷空气,保护茶园。但是,日本用的方案是隧道方案,将快速路和主干道搬到地下,建设一条地下"管道",在管道通风处,设置空气过滤系统,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归国后,仔细对照了下中日两个汽油标准,我看不懂差距到底有多大。但有一个数据我看明白了,即汽油含硫量日本规定小于100ppm,我们规定不大于150ppm.鉴于中国的监管能力和体制外油品的流通,突破150ppm轻轻松松。

    日本道路。九天在关西、关中、关东的东京、大阪、富山之间,跋涉2000多公里,几乎走遍了日本各个等级的公路,道路交通与中国区别甚大。路幅宽度,即便是高速,单条道路也只有2.5m的宽幅,而我们最低是3.5m,混行车道3.75m.日本大部分是小车,我将其称为"日本宽",当然也有"中国宽".中国宽和日本宽照样都在2.5m宽的道路上飞驰,严格的交通规则是保障,中国人自驾日本想必是一件大大的挑战。中国宽与中国宽并行,对车技要求甚高,当然此行的日本司机都能熟练并习以为常的处理。在东京有一次实在无法同行,不得不停下车等待右前方车先通过。这种等待在那里,并不会被视为浪费时间或问题。因为车辆减速或等待,在那里被视为一种尊重,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常常遇见的状况是,我等着过马路,即便不走斑马线,私家车在很远的地方就会减速,甚至停下,只要我不过马路,他的车就不走。日本道路体系中的服务区系统令人震惊。高速的服务区,已经形成休闲综合体。我们路过琵琶湖边的一个服务区,服务区不大,但干净、时尚、休闲,兼顾景观。日本飞驒的一个服务区,只有一两个服务人员,展示的特产明码标价,甚至购买自助。在道路问题上,我们与他们最大的差异,大概就是他们能够用更少的土地、资金、人力等投入,建立更完善的设施与服务,并且能用更长的时间。这种能赖,日本应该远远不止于道路方面。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但若不思,国将有堪。

    日本制造。这次考察,体验了旅游购物。影响我购物的决定因素是日本制造,价格当然也是参考因素之一。日本制造受到人们的亲睐,主要原因是日本标准。日本标准,清晰、可用、乐用。日本工业标准JIS,即便在中国也能通过网络清晰的查询,让人相信、放心。但我国工业标准,只能通过指定的标准书店才能查询,令人怀疑。日本制造的手表、箱包、钻石、相机、床褥、衣服、药妆等,在摆上柜台那时,就有了一个核心竞争力,"日本标准体系下的制造".拥有一件日本制造,本身就是一种时尚。银座附近有一个潮牌聚集的休闲综合体United Arrow,这个综合体本身就是一个Lifestyle,其品类琳琅满目,大多数都是我没有见过,或者想都没有想过的日常用品。说是潮,但不另类,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素雅端庄,置身其中,顿时觉得自己不仅没文化,即便有了文化,也是井底之蛙,土得掉渣。在这个综合体的一个角落,展示的是Ace的拉杆箱,分四个区域展示不同产地不同系列的箱子,其中Made in China的放在拿取和翻看最便利的地方,价格最便宜,款式最多(中国可以买到),箱子数量最多,吊牌上醒目的是Design in Japan,中国制造的标志只在说明牌上小字体现。Made in Japan的放在最偏的位置,高于普通人视线的位置,就一个系列(ProtecA)6个箱子,但是挂了大大的"Madein Japan,It's the Best",没有中文宣传,价格也相对高许多。搁在过去,我就是不用箱子,也不会买这么嚣张的日本仇人的箱子。但是,我堕落了,我需要检讨。大家国家的英文翻译都一样长,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对制造的追求,在他们那个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对品牌的追求。当然,对制造的追求最终塑造了品牌。日本寄木工艺精细,但没有高科技含量,一个人,做寄木小纪念品,可以做一辈子。在中国,这样没出息的人怎么会被社会尊重。

    后奢侈国度。有一句听起来酸酸的话,"日本已经过了奢侈品消费阶段",好羡慕那个过了奢侈消费阶段的社会,追求的顶点不再是我有而你没有,追求的尖端是那么的贴近生活。日本的衣服、手表、箱包等都不是最华丽的,但价格高企的Muji在中国依然大行其道,Uniqlo都快把衣服做成快消行业了。Citizen的形象普普通通,但却有奢华的Eco-Drive技术,最近还通过手工贝壳精雕表盘吸收光源,Beyond my mind.东方的世界中,还剩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正当奢侈品消费盛世,一个正走在通往这个盛世的路上。盛世的京城那些拼命锻炼世界级技能和本领的人们炒股和腐败,就是为了能够还房贷之余能买一件奢侈品或具有奢侈品属性的东西,包括Tesla、Rubicon、apple watch之流。在新宿一个二手奢侈品专卖店,有一颗Tiffany0.5ct的经典款setting钻戒,证书齐全,RMB1w出头,而一手同样的钻戒东方新天地8w.其实,我现在最想要的奢侈,就是能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

    遗产态度。遗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甚至包括旧的具有遗的价值。日本的旧寺院、旧建筑、旧街道、旧工艺,甚至旧的花草树木都是遗产。日本遗产类寺院,安静,人少,有秩序,即便人多也像一个佛祖待的圣域,反观我们的寺院遗产只是一个香炉,佛祖一定不愿意待在那样的地方接受人们的膜拜。日本人祖上的房子,是一件遗产,家族世代居住修缮改造翻新。我祖上的房子,要么塌了,要么被人民公社征去用了,祖宗的祠堂已经被旅游景区开辟成景点了。日本有很多交通类遗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东京车站、东京地铁。在大地震的环境中,道路和地铁可以用这么久,都用成遗产了,着实让人吃惊。我们30年前修的道路,现如今大概也不多了吧。

    地下空间。近些年,我们开始重视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规划了,但目前还只重视在口头上。有一个认识根深蒂固,即城市的可利用土地十分充足,不够了就跟首都学,摊大饼往外发展。就像紫禁城的爱新觉罗家族一般,在1800只1900的一百多年间挥霍,我们已经挥霍了65年。日本在城市用地资本容积率最高的地段,通过10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解决了地上交通、交通遗产和交通污染三难困境。地上空间,结合高容积率,规划并实现了"风道",形成了真正的城市森林景观。让人切身感受到了上海世博会的那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五年过去了,但我们拥有的还只是那句口号,甚至毫无起色。

    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据说,日本的教师职业不允许开车,无论是上班或下班,因为开车就造成污染,这是一件不能为人师表和丢人的事。据说,日本的公务员允许开车,但开车的公务员不允许晋升。据说,日本一个部级干部开了公车去银行存款,被发现了,他辞职了。据说,一个单身日本男干部和另一个单身日本女干部在大街上亲吻了一下,被发现了,他们双双辞职了。据说,日本富士山那白白漂亮的山尖下驻扎了4万多米国大兵,一年军费只要几千万,但战斗力亚洲无敌。据说,日本2015年的政府总预算约合RMB5万亿元(中国是15.43亿元,日元贬值一定是太厉害了)。据说,日本一家公司掌握了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研发了如何治理土壤污染的技术。据说,日本另一家公司研究了如何净化中国式污染空气的技术。据说,日本还有一家公司研究了中国建筑在地震中的各种表现并数据化,甚至买了震后的残骸。据说,日本还还有一家公司很早就搞出了时速500公里的高铁,但还是把看得见的高铁技术卖给了中国,然后将温州723的残骸买回去了。据说,日本还还还有一家黄黄的公司,垄断着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拥有国际最顶级的无人机器人工厂,比google apple orcle更创新。据说,日本还有很多很多像上面那些无聊且变态的公司。

    在此我不知名不具名检举,很多很多中国团队去了日本都有不文明行为。行为的模式大概都是这样的,用一个大一点的塑料带,将纸、屏、罐、壳、皮等统统放进去,袋口一系,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丢进大一点的垃圾桶。这种日本友好的小盆友都不会干觉得丢人的事,我们却只会这么做。在此严重建议:下次出境尽量不要选择日本、台湾,因为这两个地方竟然垃圾分类。如果非要去,请先自学如何垃圾分类。以前丢垃圾也就丢了,不文明一把也就算了,但现在可不行了。垃圾不分类,还系起来,还系死扣,属于严重的乱扔垃圾,属于不文明旅游,而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文件,不文明旅游会受到惩罚的。我们的旅游政府的规定是很友好和文明的。

    比起去欧美非动辄12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去日本早就算不得是出远门了。但如果站在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文明的先进与落后、技术的创新与庸俗角度,或者站在其他目前尚不知名的一些角度上,日本就是远门。以前,六安人到北京看世界,是出远门,开眼界。如今,北京人去东京看世界,是出远门,开眼界。曾经的学生,如今成了老师的远门。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但若不思,国将有堪。

同和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