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是一个规划机构,承接和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是我们的核心业务。结合这些年的实践,得出这么几条心得:一是规划方法的轨迹。大致来说,是模仿——丰富——深化。
一开始,大家都是模仿。参照规范也好,学习别人成果也好,先求形似。这个阶段,也是形成自己风格的阶段。要看自己的把握能力。把握能力不高的,风格就谈不上。我自己最早接触的,有总体规划,也有项目规划。现在看10年前的成果,没啥特点,就是像个规划而已。但有个好做法,就是把各种类型的相关规划都学习,把人家好的东西尽力学过来。博采众长,也能做个不错的成果。
模仿的好处,是知道其他专家的规划路子。工作进入常态了,结合不同的项目,会逐步增加所擅长的东西,例如自己的专业或者比较扎实的知识领域。并且,将先前成果中好的东西保留下来,将其他成果中好的东西吸纳过来。这就是丰富了。在这个阶段,成果的特点是"大而全",创新点埋藏在大堆文字里。在评审的时候,专家的评价往往是"太全面,重点不突出".随着项目的增加,对规划的理解也逐渐深化,技术也更加熟练。一般会对每个项目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解决。这个阶段一般都会形成自己的特点。规划的针对性也更强了。我的专业是经济学,因此在规划中就偏于产业、项目,对空间的考虑就放在次要地位。在"深化"这个阶段,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不够用了。这就需要团队。即使在特定的项目上未必全都需要,但项目数量多了,就需要有相应专长的人来领衔。
二是个人的轨迹。主要是年龄、阅历和进取心。
规划是一个职业。旅游规划的行业归类,首先是规划,其次才是旅游。成为一个职业的、高水平的规划师,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个跑龙套的事。年龄就是一个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年轻时喜欢的东西,跟年纪大了显然是不同的。年龄越大,越是关注长久的事物。年轻的时候,即使是长久的事情也认为可以在短期实现。
阅历显然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大部分专家阅历都比较深。这跟年龄直接相关,但不完全相关。中年人也可以有很深厚的阅历,现在很多规划机构的领军人物年龄都在40岁上下。但年轻人在阅历上就很难深厚。阅历未必是跟工作本身有关,生活中正常的阅历也会改变人的思维。毕竟,不是事事都顺心,也不是到处都磨难。
年龄和阅历,会改变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年轻的时候都没心没肺,到中年就谨慎稳妥。没心没肺的时候容易创新,谨慎稳妥的时候关注可行。我们的甲方也是如此。遇上年轻的,对新名词、新模式感兴趣。遇上年纪大的,首先就问可操作性。对于规划者而言,这两个东西都需要。因此,不管年龄和阅历如何变化,都要有一个年轻的心,这样可以保持创新的基础源泉。
每个人都有进取心,但强弱不一样,随着年龄增长也有变化。这几天知道,摩羯座的人一般是工作狂,属于被动进攻性。其实就是进取心强的意思。保持进取心,对规划者很重要。原因很简单,甲方在进步,同行们也在进步。规划这个行当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我之前说过一句话,"重复自己也是剽窃",魏司长和仁平都非常赞成。同和的规划成果也努力实现这个效果。
保持进取心,要敢于自我否定。除了有开放的心态之外,还要经常更新和拓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大家习惯使用在学校或者先前工作时所掌握的技术,这容易造成局限。所以,从事规划工作一段时间后,要下力气提高和更新自己的技能。
日常知识的积累,是规划者的必修课。知识的类型是多样的,不求一定有实用性。这跟上面说的核心技术不一样。利用出差啊、假日啊,甚至是每天的马桶时间,都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计算一下,每个月出差5次,每天蹲马桶1次,至少可以读5本书。一年就是60本。这些知识对规划的促进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候会带来好灵感和新思路。
刚做旅游规划的时候,看的都是旅游规划成果和教材;做了一段时间后,看的都是相关领域的成果和教材,例如城市规划啊、建筑设计啊;再过一段时间,看的就都是杂书了,包括《盗墓笔记》之类。相信,再过段时间,看的书仍会有变化。
三是机构的轨迹。简单说,就是走得远比走得快更好。
从5年前的同和规划,到现在的规划、设计、协会和标准化,从服务领域上看,机构框架算有点意思了。但就具体的机构而言,例如同和规划,未必能感受到大的变化。例如标准化,仍在培育和打基础的阶段。这四个领域,花费了很大的人财物和精力,目标其实很简单,谋求一个长远可持续的格局。
关于同和的经营管理,始终是存在争论的。是否仿效其他规划机构的模式,一直是研讨的重点。从去年开始,虽然没有进行大的变革,但逐渐在进行优化调整。这个方面的问题会始终存在,因为是企业,所以总是动态优化的。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优势。同和要做一个"小而强,稳而远"的机构,这算是目前的定论。这跟我们的人员结构和团队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跟院长的管理能力更有关系。
机构的轨迹跟规划业务直接相关。至少,现在明确,我们不是一个万能的规划机构,也不是一个最强大的规划机构。大而全的规划机构,中国也是存在的,但在特定的领域,大机构并不具备多强的竞争力。在特定领域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定位。
业务之间需要关联性,但不是同一性。要避免内部的竞争带来团队的不稳定。即使在同和规划自身,也同样要避免这个问题。从眼前看,人手不够会导致不得不推掉一些业务,专业领域的短缺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但不能因为缺人手就忽视团队建设。团队建设不等于招兵买马,更重要的是现有人的发展。从长远看,这有利于保持团队的互补性。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质化的东西是不可能长期并存的。
相由心生,乱从内起。如何走得更远,基础是团队内部的互补性和整体性。从个人年龄和工作经历上看,同和在总体上已经不是一个年轻的队伍。正在经历 "包浆"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各人有分工,有所长。一群同类型专家在一起,只能是一个吵架场。不同类型、但水平相近的专家在一起,就是一个能量场。希望在同和能构建这么一个能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