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课题

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9日

    国家旅游局委托课题

    (简介)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是旅游资源大国。就现代旅游业的起点而言,中国比西方国家晚了近百年。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民间外事接待的功能,并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1949年-1977年,全国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计不到70万人次。同期,世界旅游业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在30年间增长了近33倍。

    从1978年开始,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即于1978年10月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要求。从此,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中国旅游业迎来了起飞、赶超和跨越的30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

    借改革开放之力,得改革开放之利,经过30年发展,在国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树立了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在国内,形成了上下重视、多方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和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富于活力的重要力量。

    ……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走的是依托中国国情,既适度超前、又服务大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的是尊重旅游发展规律,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的道路;走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道路;走的是不断加强国际交往,推动世界人民交流,坚持国际国内和谐发展的道路。

    归纳起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坚持以下原则,保障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开放统揽旅游发展全局。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旅游,落实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促进就业,扶助贫困,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坚持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展现中国魅力,展示发展成就,树立国际形象。

    ——坚持完善产业化体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发挥产业功能,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

    ——坚持培育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传统,促进文化交流。

    ——坚持资源保护和永续利用相统一,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球化视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是中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相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相比,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旅游立法和产业政策缺失;旅游管理职能重叠与交叉;旅游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旅游产业集中度低;旅游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旅游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等环节仍存在"短板"等。中国旅游业在一个较低的状态起步,软、硬件两方面的底子都很薄弱,在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

    旅游使世界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回顾过去,现代旅游业在中国这片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沃土上,伴随着文明古国革故鼎新、浴火重生的时代脉搏,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奏出了全球旅游业中最生动、最响亮的乐章。展望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旅游业将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中国将为世界旅游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旅游业这轮永远的"朝阳"将在中国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